在《封神演义》里,姜子牙归国封神时,给了商朝的闻太师闻仲一个相当重要的神职——雷部正神之首“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”。这位看似一心为国的忠臣,竟然获得了如此高位,令人不禁好奇:姜子牙为何会将这个神职授予他?闻仲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财新网,能得到如此殊荣呢?
事实上,在西岐军起兵反商之前,关于闻太师的描述大多都是通过他人的言辞来体现的。当商纣王深陷妲己的迷惑,残害忠良时,许多大臣纷纷感叹“要是闻太师在就好了”。尤其是姜后、殷郊、殷洪被妲己陷害时,朝中上下也都十分遗憾闻太师不在,这足以看出他在朝廷中的极高地位。那么,他能获得如此尊崇的地位,必然是有其过人之处。
早在年轻时,闻仲便拜在了截教碧游宫金灵圣母的门下。这位金灵圣母可不简单,她是截教通天教主的四大亲传弟子之一,同时也是截教五大圣母之首,地位仅次于多宝道人,是截教中的一位大能人物。金灵圣母修为深厚,曾独自一人对抗文殊广法天尊、普贤真人、慈航道人三位大能而不落下风。可以想象,在她的教导下,闻仲得到了怎样的深厚传承。
展开剩余79%金灵圣母不仅授予闻仲深奥的五行遁术,还为他开了天眼,使他能辨识忠诚与奸诈。闻仲的武器是由两条蛟龙化成的金鞭,而他的坐骑是一匹能飞天疾行的墨麒麟。学艺满五十年后,金灵圣母告诉他可以下山了。下山后的闻仲,凭借这身过人的本领和一贯的正直,迅速获得了商朝帝乙的宠信,成为了帝乙的心腹大臣。
当帝乙临终时,闻仲被任命为辅佐纣王的托孤大臣,并有权“上打昏君财新网,下杀逆臣”。纣王继位后,封闻仲为太师,并派他去镇压大规模的叛乱。此时,闻仲带兵远征,虽然他镇压了北海叛乱,但这也为后来的祸端埋下了伏笔。纣王在与女娲的冲突中犯下大错,导致整个商朝局势急转直下。
在纣王执政的第七年,北海的袁福通联合七十二路诸侯起义。闻太师奉命出征,历时十五年才将叛乱平定。然而,北海之地距离朝歌遥远,再加上七十二路诸侯的规模庞大,使得此战异常艰难。据闻太师回报,他不单是与人类作战,甚至还要面对妖族的威胁。经过十五年的战斗,闻太师最终取得胜利,可见他不仅武艺高强,更具非凡的指挥能力。
然而,由于长期在外征战,闻仲始终未能回朝坐镇,结果纣王在妲己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昏庸,导致朝廷的腐败愈发严重。即便如此,闻太师依旧在镇压各地造反,无法挽回朝政的颓势。在此期间,闻仲还与西岐的西伯侯交战,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指挥才能。他一度招募了邓忠、金鳌岛的天君赵公明、九龙岛的四圣等人,给姜子牙等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。
尽管闻太师一度陷入困境,但他始终无法改变天命。最终,姜子牙在西周一方的强力支援下,凭借燃灯道人、云中子等人的帮助,将闻太师击败。即便如此,闻太师依旧展现出了极强的作战能力,战到兵力枯竭,最终撤退至绝龙岭。在绝龙岭中,他被云中子等人联合围攻,并最终死于神火之中。
闻太师的死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。尽管他忠心耿耿,心系商朝,但在死后,他依旧没有放弃纣王,而是通过梦境劝谏纣王改过自新,恢复朝政。然而,纣王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之中,不予理会。最终,商朝灭亡,姜子牙归国封神时,闻太师被封为“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”,这一神职的地位极为尊崇,象征着雷部的最高权威。
这个神职不仅能号令雷霆、行云布雨,还拥有掌管善恶、斩妖除魔的职能。姜子牙在封神时,借元始天尊之口,对闻太师的忠心与正直给予了高度评价。尽管他未能成为仙人,但他一生忠诚正直,辅佐商朝两代君主,最终为他赢得了这份荣耀。
虽然闻太师并非《封神演义》中的正面人物,他所代表的忠诚与刚正不阿的品质却令人敬佩。他的忠心在历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,尽管他的愚忠最终导致了他命丧天命,但这份坚守依旧令人深思。而姜子牙对他的封神,既是对他忠诚品行的肯定,也是对他一生刚正不阿的表彰。
发布于:天津市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